一个99公益日,半部技术公益史
2025/2/6 来源:不详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作者|蓝字
原创首发|蓝字计划
全文字数|约
在沙漠、戈壁滩种1亿棵梭梭,是一个怎样的浩大工程?
从年开始,SEE基金会推出“一亿棵梭梭”项目,用10年,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种1亿棵梭梭,恢复万亩的荒漠植被。
年起,“一亿棵梭梭”项目就登陆“99公益日”,并成为SEE基金会中筹款最多的项目。到年,“一亿棵梭梭”项目一共种下万棵梭梭及沙生植物,面积达万亩,超过5亿人次的公众参与项目的建设。
过去,找到一块适合梭梭生长的土地就颇为费劲:先用GPS定位,能修车、方向感强的司机载着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再用望远镜来查看周边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原始植被的覆盖度等等。验收则需要靠人步行,按照《验收办法》一棵一棵去数。即使是内勤统计工作也工序繁琐:靠excel表格+人工统计的方式收集每个地块的数据。每个地块至少包括20条以上的数据,包括数字、文本、图片,单个地块的项目周期是3年,意味着每条数据至少要更新3次以上。
工作量不言而喻。
荒漠化严重的阿拉善摄影者:苗华
公益技术的定点爆破,精准地解决了其中的问题。
依靠无人机、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辅以一定的现场调查,腾讯技术公益数字工具箱高效地解决了种植梭梭的选址问题。而无人机实地拍摄或下载该区域的卫星影像数据,通过技术手段分析,与之前的原始地貌对比,判别该区域的环境变化,大幅度提高验收的效率。数据统计工作更快:将相关的数据和原始记录上传到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系统当即完成处理和分析。
这些成果的背后,不仅是来自全社会资金支持,也是技术提升效率,更是技术得以被公益组织低门槛、快速使用,达到了几何倍数的效果。
放在9年前,这是无法想象的。改变的种子,早在多年前已埋下。
被武装的好事
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