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动不代表是多动症,少儿多动症自测表,对
2022/12/2 来源:不详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都会为成年人的世界带来了童真与乐趣,但同时他们也肩负着来自周边人的许多期许。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欢乐也有苦痛,陪伴孩子长大的家长也会跟着喜忧参半,甚至有时遇到问题还会不知所措。
尤其是面对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不单单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还会对学校老师的正常教学带来干扰。
当然,并不是所有好动的孩子就是患有多动症,对于孩子的调皮行为,家长要对症先解决,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放任不管。
张晓的孩子牛牛已经四岁了,家里请了保姆负责照顾以及带睡。
张晓是个对自己和别人要求都很高的人,她觉得只要牛牛哭闹便是保姆的失职。保姆为了达到她的要求,会想尽一切办法终止牛牛的哭闹,最终养成了牛牛以哭闹为手段达成目的的习惯。
比如:牛牛想要邻居家小孩的一个小兔子玩偶,只要大人不给买,就会一直哭闹耍脾气,直到带他去商店选玩具才肯罢休。
起初她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异常,只是家里的请来的那些保姆都待不长,从出生到现在,已经换了七八个了。
直到牛牛上了幼儿园以后,她才发现牛牛的成长“失控”了。
在幼儿园里,牛牛表现的比同龄的孩子都要好动,几乎一刻也坐不住。
想要做什么就一定要做什么,完全听不进其他人讲的道理,也无法融入集体生活。
由于牛牛的状态,影响了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园长和老师多次找张晓沟通。
张晓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于是带医院医院去做各种检查。
但孩子在整体发育上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由于年龄太小,只能让她带孩子回家观察一段时间。
孩子的情况一直没有得到改善,牛牛爸又因为工作原因无暇顾及家里,张晓只能独自承受着来自孩子和学校的压力。
张晓给孩子报了钢琴班,后来也因为牛牛不遵守课堂秩序被迫停课,没有办法只能请老师一对一的在家里教学。
长期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之下,张晓的精神状态也有了一点点的问题,变得焦虑和多疑了。
当她带着牛牛出去跟小朋友玩的时候,只要其他人多看张晓一眼,她就会有类似“牛牛被嫌弃了”这种让自己坐立难安的想法。
牛牛在公共场所调皮的时候,她就会对牛牛很凶,经常以暴力的方式去对待。
牛牛的状态已经很接近“多动症”了,由于孩子现在刚上小班,医生并未确诊,但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到了小学阶段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后果还是很严重的。
那张晓到底该怎么办呢?
对于孩子调皮多动要对症下药,首先要找到出现的问题和导致问题的原因。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牛牛身上的问题有:专注力差、规则感模糊以及太以自我为中心。
在牛牛的成长过程中找原因,就可以发现:
几次更换保姆给牛牛带来的安全感缺失;牛牛大多数无理取闹时都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妈内心焦虑敏感,无法平静的面对生活。
针对上面的三点,首先要改正的是妈妈的状态,无论是找心理医生倾诉解决,还是找中医大夫疏通相对应闭塞的身体,或者是找信得过的朋友吐槽交流,总归是先要把一直以来积压的负面状态调整归零。
父母可以学习了解一些育儿教育的知识,也可以多同保姆沟通交流,一起学会科学的育儿方法,这样在面对孩子各种状况以及无理取闹时,便不会束手无策了。
对于在孩子以前成长过程中缺失的安全感,相信在家人温柔而坚定的养育过程中,会逐渐找回来的。
面对调皮捣蛋、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或者是与同龄人表现差异比较大的孩子,一定要对“症”下“药”,不要自以为是多动症。
可以先去找专业的儿童医生,再根据诊断结果,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文末,附带《少儿多动症自测表》,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1、经常出现粗心大意的毛病,尤其是在写作业和做日常琐事时。
2、别人跟他讲话,好像听不到一样,并且这种情况频繁出现。
3、经常丢东西,常常忘记自己的玩具、学习用品放到哪里去了。
4、注意力难以保持长久的集中状态,尤其是7岁以上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不足20分钟。
5、经常在学习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