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脂秤测量身体成分到底准吗看看科学怎么说

2024/9/15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http://www.znlvye.com/

对于任何在健身房办过卡的人,我相信都会有教练跟你联系做体侧。你会站在一个仪器上,这个仪器有大有小,有普通的有逼格高的,还甚至有手握式的。在输入了你的身高体重后,过几秒钟机器就会读出你身体的水分、体脂率、肌肉量等等数据。

除此之外,市场上也有许多体脂秤,应该也有不少人买过。站上去不仅可以读出你的体重,还能通过软件告诉你身体的其他数据。

你可能会想,这么神奇吗?它是什么原理?到底准不准确?

简单点说,体脂秤一点都不准确。事实上,你最好不要依赖任何体脂测试来追踪你减脂和肌肉增长的进度。

我等下会解释一下,不过在这之前,让我先说说为什么不要相信任何的体脂测试结果。

测体脂最准确的方法是什么?

无论是体脂秤、双能量射线吸收法(DEXA)还是皮脂钳等方法都不能准确测量出你有多少脂肪。

测量你身体脂肪唯一的方法就是把你剖开,放在秤上去称。虽然这个方法很准确,但是只能在尸体身上实现。

体脂的测试,更多的是一个预测,而不能算测量。正如经济学家、足球专家和股市分析师所说的一样,许多预测都可能是错的。

当天气预报员告诉你天气时,他们并没有“测量”出天气,而是预测了天气,体脂测量也是一个道理。正如天气预报员不可能%预测出天气,我们也不能%测出体脂率。

体脂秤的原理是什么?

体脂秤是测量体脂最流行的方式之一,主要是因为它们使用起来很方便,也很快捷。一些设备甚至能够连接到你的电脑并且生成各种图片和表格。

虽然它们可能看起来非常科学,但是这些信息基本上都没什么用。

体脂秤是使用一种叫做生物电阻抗的方法来估算你的身体成分的。它们能够通过你的身体产生一个微弱的电流,测量电流的阻力程度,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来估算你身体的脂肪百分比。

体脂秤的准确性如何?

大多数研究都表明,对于测量一段时间内身体成分的变化,体脂秤都不够准确。事实上,你可以在几个月内减去脂肪并且增加肌肉,但是体脂秤可能还会告诉你的体脂率升高了。

体脂秤最明显的问题在于,它错过了身体的大部分区域。

比如,站在体脂秤上,电流可能就会通过一条腿流向另外一条腿,因此这就相当于只测量了你的腿部脂肪,而没有测量到整个上肢。

另外,体内水合状态的改变也会很大程度地影响测量结果。事实上,有研究发现,生物电阻抗还会将体内水分的变化看作脂肪含量的变化[1]。

体内水分的总量也会受你的训练类型所影响。比如,研究发现,在一群使用力量训练减脂的男性中,通过水下称重法和生物电阻抗测出来的脂肪变化是相当的[2]。

然而,在那些用心血管训练减肥的人中,生物电阻抗方法就低估了减去的脂肪,高估了瘦体重的流失。这种差异似乎是由于血浆容量的增加导致全身水分的变化引起的,而血浆容量的增加是心血管训练的适应方式之一。

那些支持体脂秤测试的人会说,即使测量方法不准确,但是至少能够保持一致。换句话说,体脂秤的测量会不会偏离一部分不重要,只要它始终保持不准确,你还是可以用它来追踪你一段时间内的进步。

然而,这个想法的问题就是,体重的变化会导致各种组织密度的变化。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训练对瘦体重的密度和组成也有不同的影响[3]。但体脂秤会错误地认为,人与人之间各种组织的密度是相同的,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会随着体重的减轻而保持不变。

换句话说,体脂秤测试不仅仅会有误差,而且这个误差还不会保持一致。

体脂秤有用吗?

当研究人员将体脂秤用于测试时,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在一个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一群男性健美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变化[4]。他们比较了几种体脂测试,包括了生物电阻抗以及四室模型等。

对于估算身体成分而言,四室模型是目前的黄金标准,也是其他体质测试的基准。研究结果发现,生物电阻抗是所有方法中最不准确的。事实上,误差率能高达8%。那么这意味着什么?

假如说你站在某种体脂秤上,测量出来你的体脂率是20%。你努力训练,并且饮食做得很好,持续了几个月,体脂率变成了15%。但是当你再做测试时,体脂秤还会告诉你的体脂在20%。

肌肉增长也是一样的。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增长2-3kg肌肉,但是体脂秤会告诉你没有增长任何肌肉。你会认为你做了很多,但是没有效果(但其实有效果)。这样一来,你就容易放弃真正有用的计划,并且用不那么有效的计划来代替。

我见过许多人都成功减去脂肪、增加肌肉、变得强壮,但是体脂秤还告诉他们长胖了。

总结

体脂秤基本上没有什么实际的指导意义。与其使用体脂秤,我更加推荐大家使用照片、围度测量等方法来跟踪自己的进步。#百里挑一#

参考文献:

[1]SaundersMJ,BlevinsJE,BroederCE.Effectsofhydrationchangesonbioelectricalimpedanceinendurancetrainedindividuals.MedSciSportsExerc.Jun;30(6):-92.

[2]BroederCE,BurrhusKA,SvanevikLS,VolpeJ,WilmoreJH.Assessingbody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76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 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