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小知识疫情期间,家长孩子产
2023/6/26 来源:不详
为加强防疫知识科普,提振群众战“疫”必胜信心,疫情期间,我们将持续向广大市民朋友传递科学健康科普知识、防疫提醒、自我防护注意事项、疫情期间心理疏导等相关内容。
本期我医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叶蓓,为大家支招,疫情期间,孩子上网课久了容易闷闷不乐,家长也跟着情绪烦躁,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我在家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妈妈!妈妈!’”“居家办公,线上会议不断,娃总来捣乱”“什么事总依赖我,恨不得成天长在我身上”……
家长们直呼“太难啦”,一边要居家办公,一边还要督促孩子上网课,疫情期间的家长们,对以上场景都不陌生吧?
确实,疫情导致生活节奏被打乱,学习、生活方式改变,在这种特殊状况下的家长、孩子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这可怎么办?
为有效预防和减缓疫情防控期间,家长和小朋友因各方面因素导致心理上产生不安、焦虑所引发的情绪冲突、紧张焦虑、家庭矛盾、亲子关系等问题,医院贴心为您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当您和孩子感到焦虑、恐慌、不安和忧伤,且一段时间内无法自我情绪调节,请及时拨打医院心理援助
医院心理援助-。
接听时间:8:00-12:00;14:00-17:00。
医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叶蓓化身网络主播,在线答疑解惑。帮助家长调整心态、树立信心,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工作和家庭生活中。
心理咨询期间,一位小学生的情况引起叶蓓的注意。
三年级的强强,因他的弟弟咳嗽、高烧不退,医院治疗,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了。强强独自一人在家,既担心弟弟病情,还要兼顾网课,更要学着照顾自己。
“小朋友你真的太棒了!”叶蓓通过视频给坚强的孩子点赞。她轻柔地鼓励着强强,叮嘱他独自在家一定注意安全,按时上网课、认真完成作业,配合小区做核酸检测,下楼戴好口罩。叶蓓还强调,如果遇到任何困难医院的叔叔阿姨。
调节心理健康
还有哪些干货?
在拘束、压抑的氛围下,如果心理调适功能不良,很容易出现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如闷闷不乐、坐立难安、脾气暴躁或莫名躯体不适等,甚至有出现自伤、自杀的风险,所以掌握一些心理调适方法十分必要。
1.保持规律作息、合理安排学习、娱乐和居家运动锻炼
很多小朋友对网课流程早已轻车熟路,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尽量遵从网课时间表,特别是课间操时间,家长不能用“家里地方小”“家里活动不开,还不如写作业呢”等理由敷衍,仪式感一定要有,规律的作息是为了孩子建立内心安全感。
2.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增加户外伙伴玩耍时间
网课时,避免不了使用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长期接触不利于孩子大脑及视力发育。建议网课结束之后,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前提下,到小区内进行户外活动,比如跳方格、捉迷藏等。在玩耍时和小伙伴沟通交流,户外活动、伙伴交流是最自然的心理调适方法。不能下楼的小区,可以打开窗户和孩子一起眺望远方。
3.家长应保护儿童免受过多负面信息的干扰
家长应根据儿童的年龄段和认知特点,告知简单、清晰、必要的信息,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避免将所有负面信息都告诉孩子,更不能以加强孩子疫情防范意识为由,夸大疫情的危害,恐吓孩子。
正确做法是家长要筛选信息,有选择地告知孩子。对于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疫情、疾病、死亡等,家长要保持温和、耐心的态度,不回避、不批评、不忌讳,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理解力给予适宜的回答。
4.家长保持情绪稳定,以不变应万变
当家长面对工作状态、家庭经济状况等问题时,也会出现焦虑、担心、抑郁等情绪。首先要承认情绪是客观存在的,孩子和家长共同讨论外在事件引起的内在情绪感受,把情绪比喻成家里新买的宠物小狗。先看它的体格、品种、毛色等;其次,我们要接纳情绪,就像接纳没有训练的小狗会乱拉、乱跑、乱叫;最后,接纳情绪,但不代表被情绪左右,我们可以训练小狗,经过训练的小狗,会陪伴我们、会逗人开心。
所以,家长应做到就算各种信息瞬息万变,情绪稳定始终不变。家长对突发事件从容应对的优秀表现,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比苦口婆心、长篇大论的思想教育更好。
5.家长宜多陪儿童,就算闲聊也很好
疫情期间,和家人长时间呆在一起,容易产生无聊情绪。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亲子活动,消灭无聊,拉近亲子关系。
可以是“高大上”的活动,比如阅读书籍、听寓言故事、做手工等;也可以是很“家常的”,比如一起做面包、斗地主、下飞行棋等;甚至可以是不挑时间地点、随时随地开始闲聊,谈话内容可以是“废话”,比如今天网课哪个同学乱发弹幕、小区超市的辣条涨价了……这种家长看来无聊,孩子却觉得有趣。
原标题:《疫情期间,家长、孩子产生负面情绪咋调节?线上暖“心”课堂来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