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通物理没关系,做2件事,孩子打开思
2023/7/10 来源:不详从远古时代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利用物理学一直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比如钻木取火,利用“摩擦发热”的原理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因为掌握了制造火的技术,所以很多材料得以加工,改变材料的性质,让我们人类从石器时代快速地进入到了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物理学的发展,为人类进入每一个时代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从蒸汽机的出现,再到电力的应用,再到信息技术的发展,背后推动着时代科技发展的那双手,物理一直在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甚至毫不夸张地说:物理学是兴国科技的基础。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当下教育中,物理学科越来越被重视的原因。
知道新高考模式下,物理选科对学生高考后在选择院校和专业范围的影响有多大吗?
以上海为例,通过统计“+”科目对专业选择范围影响后发现,基本上,高中学生在选科中,只要选物理学科,将来高考后最低的可报考专业比例也会高达97%。而放弃物理学科,最低的可报考专业比例只有52.9%。
从这点上来看,可见物理学科对孩子未来学业中的影响有多大了。
为什么国内普遍缺少物理人才?孩子物理成绩普遍都差?
首先,孩子们接触物理、化学等知识实在是太晚了。
在美国,孩子在4、5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物理、化学、科学等知识了,而在我们国家,大家基本是在初中时才开始学这方面的知识,在时间上就比人家晚了近十年。
其次,书本的知识与日常生活关联太少。
回忆起以前读书时那些物理、化学教科书,真是想想都头疼,各种概念、公式充斥着书本,根本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只能靠死记硬背。初中还能勉强应付考试,到了高中,那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最后,孩子们学习这些学科的目的跑偏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之所以学物理、学化学,不是因为热爱,也不是为了成为这个领域的人才,而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很多公式、定理,哪怕当时背得滚瓜烂熟,一考完试就忘光光了。这样的情况,学了跟没学,其实区别真的不大。
那么应该如何给孩子提前做好物理启蒙呢?
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做两件事,会对孩子今后学习包括物理在内的自然科学学科有帮助。
一、是让孩子多玩结构性玩具。
比如变形金刚、乐高等,还有些男孩子喜欢拆钟表等家里的东西,这也算结构化玩具。与之相对应的,如果只给女孩子玩她们喜欢的洋娃娃之类情感性玩具,女孩将来学习自然科学学科就会产生困难。
我曾参观过国外幼儿园,他们几个孩子分组合作,用大型乐高积木搭建了一座桥,人可以走过去。这样物理知识就非常具体和深刻,而不仅仅局限在书本上。
我建议家长有空多带孩子去科学类的博物馆,有条件的家长还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布置一个小的实验角。可以给孩子买一台显微镜,引导孩子观察昆虫、各种材料……还有种类繁多的电子积木、车模、飞机模型等等。
甚至有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不需要多少专业仪器和道具,家长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玩。比如在桌上放几个装了水的杯子,然后用筷子去敲击,观察水的多少与杯子所发出的不同声音。
这些孩子从小接触过的东西,以后听老师讲的时候就会有熟悉感,从而有助于学习。
二、是让孩子阅读科学性的读物。
在我们的习惯中,更多是给孩子读童话故事之类这种人文类的书籍,但我觉得孩子也要有科学类阅读。比如《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读物,也可以阅读一些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不要总让孩子看人文类的电视片,可以让孩子看一些discovery等科学探究类的电视节目,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和科学兴趣。
总之,让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是学好物理、不怕物理很重要的基础。
什么样的物理启蒙才是适合孩子的启蒙呢?
这个问题也是李永乐老师一直在深究的问题。作为“网红物理老师”,在科普了无数网友物理知识后,他整整花了三年时间,打磨出一套适合5~12岁孩子看的物理启蒙科普书——《李永乐老师给孩子讲物理》,是一套适合学龄儿童的物理启蒙读物。
深入浅出,读着轻松,内容却涵盖初中物理“声、光、力、磁、电”五大板块,又渗透高考题型中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在李永乐老师的编排下,通过从日常现象通达万物之理,这十册读物,实际上是给孩子讲的10堂科学思维课。
《李永乐老师给孩子讲物理》适用于-10岁的孩子,可以对孩子的物理进行启蒙,同时穿插了数学、化学、科学、技术、工程等多门知识,既能增长孩子的相关知识,还能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
李永乐在人大附中教书的几年中,就培养了00多个清华北大的学生,被戏称为“永乐大典”,可见他在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优秀经验。
物理知识虽千差万别,李老师通过一些有趣的例子,搭配专业漫画家轻松明快的图画,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埋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具体我们可以来看几个例子:初中物理教材和试题中的熟面孔,它们在启蒙书中都以一种更友好的方式进行登场: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筷子的弯折实验、海市蜃楼的成因——光的折射。
磁铁的磁感线方向。
声调的高低。
甚至初高中物理都会涉及的自由落体。
几乎是高考必考的光电效应和光的波粒二象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套书中,既有对孩子的正向引导,也有发散性思考,每册书的最后还有“小读者来信”,可以让孩子通过别人的问题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如果你让自己的孩子快人一步,在将来的学习中如鱼得水,考入名校并拥有更多的无限可能,不妨给孩子看看这套书!
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