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鲜期仅数天,往年上市就热销,如今等不来
2022/10/22 来源:不详自古以来,很多花都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且赞誉有加,诗词歌赋里经常出现。久而久之,这些花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特殊寓意,所以赠人鲜花颇有讲究,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赠人鲜花不仅讲究对象,也讲究适宜,讲究节日。尽管如今送花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但收到鲜花的人,总会觉得很开心,尤其是情侣之间,双方都乐此不疲。因此每年都有很多花农种植各种各样的花卉,满足各类人群,各种节日的需求。
鲜花要到市场上售卖,除了当盆栽卖之外,大多数都必须剪断枝干,因此保鲜期仅有数天,因此平时的鲜花大多是要预定的。而在种植基地,花农们会通过人工干预方式,将花期控制到某个节日前,像七夕,就是玫瑰花的销售旺季,母亲节则是康乃馨的销售旺季。花农们只要控制好花期,保证花卉品质,被收购商买走后,总有很多销售方式,并且很多人都不会抗拒,尤其是情侣间,一个肯送,一个欣然接受。
但今年的情况颇为特殊,那就是全国受疫情影响,各地提倡少出门,不聚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变少,送礼送花的数量降到了冰点。加上前期除了经营生活必需品之外,多数店铺都暂停营业,众多花店也关门歇业。少了进入市场的主要途径,连接花农与花店的中间商也停止了花卉的收购。使得花农们在此前的2个多月里等不来收购商,接连错失春节、情人节、妇女节(女生节)等往年花卉热销的节日。
很多花都有独特的受众群体和对应的热销节日,受疫情影响,已经过去的情人节和妇女节,给很多花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适时开放的鲜花只能剪下丢掉,任由其枯萎腐烂。不仅是国内有这样的情况,前几日有媒体报道,荷兰的百万束郁金香也遭遇严重滞销,同样是受到疫情的影响。
鲜花除了在节日前会迎来销售热潮,平时走量是比较小的。如今疫情得到一定的控制,各地的市场都逐渐恢复,对于花农来说是个好消息,但是终端的花店一时间还无法全部恢复营业,走量仍不够明显。4月份马上又将迎来一个节日——清明节,或许很多人都觉得清明节与鲜花并没有多大联系,尤其农村以前都是土葬的,很少会用到。但在城郊的一些陵园,每年都有很多人购买鲜花,用于缅怀已故亲人。
在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的情况下,很多地方已经发布通知,禁止聚集性扫墓,甚至对通往陵园的道路进行交通管制。更打击了鲜花的销售,使得本已难以喘息的花卉市场雪上加霜,花农们将再次遇到销售困难。遇到这样的情况,或许花农们只能提前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尽可能地降低损失。如果本打算为某个节日的销售,而改种其他品种花卉的果农也需趁早做决定,不要眼前的这一批次迟迟卖不出去,又错过了下一个节日的热门花卉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