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条件求和函数DSUM使用方
2023/5/7 来源:不详电子表格中,函数式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工作中学会常用的函数使用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其中条件求和函数又是这些常见函数中及其重要的函数,在实际工作中会经常用到。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条件求和函数的使用方法。
Excel中主要有两个条件求和函数,DSUM()和SUMIF()函数。
一、DSUM()函数的使用方法
DSUM():条件求和函数,即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单元格求和。
表达式:DSUM(Database,Field,Criteria)
参数含义:
Database:构成数据清单或者数据库的单元格区域,即需要求和的数据表区域。通常可以选择整个数据区域。
Filed:指定函数使用的数据列(即需要求和的列)。必须要包含标志项。
①Field可以是文本,即两端带引号的标志项,如总分、总成绩;
②也可以是代表列表中数据列的位置的数字,如1代表第一列,4代表第四列(注意,此处位置指的是该数据列在数据清单的位置,而不是在该工作表的位置;例如总分位于数据清单区域A1:D4中的第四列,第二个参数应写4)
③也可以是表示该列标志项的单元格地址,如用D1表示总分
Crireria:条件区域,必须为一块单元格区域,至少要包括一个列标志项,列标志下方有用于设定条件的单元格区域。格式如下:
单条件:求语文大于等于80的学生的总成绩之和
单条件多个条件。形式如下:
①与条件:所有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条件写在同一行。
与条件如:求语文在70至80之间(包括70和80)的学生的总成绩之和:
②或条件:条件满足之一即可,条件不写在同一行(标志项写在同一行,表达式各占一行)。
或条件如:求语文或者数学优秀的学生的总成绩之和:
Criteria参数说明:也可以在criteria参数中使用通配符(包括问号(?)和星号(*))。问号匹配任意单个字符,如?A表示任意以A结尾的两个字符;星号匹配任意一串字符,如*A表示任意以A结尾的字符。如果要查找实际的问号或星号,请在该字符前键入波形符(~)。
二、DSUM()函数实例
示例表格1、单条件:求语文优秀(不低于80分为优秀)的同学的总分之和。我们把条件写在A9:A10区域。
条件表达式第一个参数,数据清单区域为A1:E7,第二个参数,求和的列可以用E1或者“总分”或者5来表示,第三个参数,条件区域为A9:A10
=DSUM(A1:E7,E1,A9:A10)
=DSUM(A1:E7,总分,A9:A10)
=DSUM(A1:E7,5,A9:A10)
2、单条件:求语文数学均优秀的同学的总分之和。我们把条件写在A11:B12区域。
条件表达式=DSUM(A1:E7,E1,A11:B12)
求语文在80-90之间的学生的总分之和。
条件表达式=DSUM(A1:E7,E1,A13:B14)
3、或条件:求语文或者数学优秀的学生的总分之和。
条件表达式=DSUM(A1:E7,E1,A15:B16)
总结:DSUM函数用于条件求和,比较简单。共有3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数据清单区域,第二个参数是求和的列,第三个参数是条件区域,只要掌握了这三个参数的含义,也就学会了DSUM函数。
关于条件求和函数还有另外一个SUMIF函数,实用性更强,我们下次再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