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为何敢在曹操面前放肆才华只是一个表象

2023/6/10 来源:不详

湖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53121.html

杨修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气并不很大,但在诸多的文学作品中却相当有名,尤其是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简直将杨修的恃才傲物写绝了。关于“杨修之死”的原因历来是众说纷纭的,但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杨修过于外露的才华引起了曹操的忌惮,因此导致了杨修被曹操以“鸡肋鸡肋”设计而死;第二种说法也拥有相当大的支持者,他们认为杨修是参与到了曹植与曹丕之间的斗争,导致曹操的不满而被杀。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往往忽视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事实,那便是杨修的出身在当时是相当显赫的。

稍微熟悉三国的读者便能够意识到,一个人的出身在东汉末年是相当重要的,即便是一世以“枭雄”著称的曹操,在出身的问题上也出了相当大的亏。“汝南袁氏”的代表人物袁绍一直以来都注重强调自己“四世三公”家族背景,而这一身份也为他成为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首领”获取了重要的政治砝码。即便是落魄的刘胜之后刘备,在起事之时也高举“中山靖王”的旗帜,并且以此获得了众多的追随者。那么,杨修是何许人也?他的来历也相当不简单,他是弘农杨氏的嫡传后代,自震至彪,四世太尉的背景不比袁绍差多少。

杨修的高祖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杨震,“杨震暮夜却金”一直到现在都是清廉的代名词,而杨震本人在当时更是有“关西孔子”的美誉。作为东汉名臣杨震之后,杨修的父亲杨彪同样官居太尉,所以在曹操帐中做主簿的杨修着实不是泛泛之辈。无论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记载了关于杨修才思敏捷的故事,这类故事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杨修在曹操面前是相当放肆的,甚至在一般人看来有些过了头。例如杨修与曹植等人分食曹操的“一盒酥”,还有以“一人一口酥”这样的说辞来为自己开脱,简直就是找死的行为。

但尽管杨修在曹操面前放肆多次,曹操始终都不敢轻易杀死他,这显然不仅仅关乎杨修的才华。曹操手底下的谋士何止百十人,杨修的这点小伎俩在曹操面前充其量就是小丑的存在,如果要类比的话,大概就是汉武帝时期东方朔的水平。在曹操惜才爱才的表象背后,杨修的出身才是最为关键的原因,换句话说,杨修有一个好爹。建安元年也就是公元年,杨修之父杨彪随汉献帝刘协定都许昌,在此之前,杨彪几乎以性命力保汉献帝,为此他在朝中的威望是相当高的,曹操要想“挟天子以令不臣”,必定要除掉这颗眼中钉。

曹操以杨彪与袁术是亲戚为由,构陷杨彪有废除汉献帝之嫌的罪名,将杨修关押进了大狱。曹操本以为自己这一招能够除掉杨彪,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低估了东汉读书人的力量,彼时天下文人之首孔融对此相当反对,曹操在舆论上很快就站不住脚。杨彪因此被曹操释放,而彼时羽翼尚未丰满的曹操不敢再动杨彪,建安四年拜杨彪为太常令。可以说曹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杨彪这样的正统儒学家是没有办法完全除掉的,于是他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蛰伏与隐忍,这十余年期间整个北方都被曹操治理得井井有条。

建安元年开始,曹操便开始在许昌等地实行屯田,而后在建安五年与袁绍在官渡大战,建安十二年曹操大破北方乌桓,袁氏的残存势力就此覆灭,次年曹操被封为东汉丞相。曹操一路走来几乎受到了天下文士的一致反对,无论是击鼓骂曹的祢衡还是写檄文大骂曹操的陈琳,乃至是曹操相当欣赏的北海孔融,都瞧不上曹操这个人。但曹操面对这些人的攻击几乎是一笑置之直到道整个北方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曹操才真正地开始清算这些“反曹势力”。与孔融相交好的祢衡曾经大放厥词:“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而这些人都认为刘备才是天命所归。

随着曹操羽翼的不断丰满,站在曹操对立面的杨彪以及杨修等人的好日子到了头,建安十三年八月,曹操杀死了所谓的清高之士孔融,这是一个相当大的信号。曹操此时已经不再畏惧那些对立面的舆论了,而贸然参与曹操家务事并且挑唆曹植的杨修,自然也逃不过曹操的屠刀。杨修的父亲杨彪是官场的老狐狸,他早就预料到了曹操日后必定会大开杀戒,于是早在建安十一年就称病不出了,而他的儿子杨修却成为了曹操刀下的亡魂。杨修自建安四年开始便效力曹操,他本可以倚仗父亲的身份在曹操帐中混一个闲职,但他偏偏要掺和进人家的家务事,如此放肆的他即便是有个好爹也罩不住,只能成为曹操口中的“鸡肋”而身首异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48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