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迎来最严搬家令国家在下一盘大棋
2024/8/3 来源:不详年中国电子、三峡集团、中国稀土等8家央企外迁北京,年,华能、中国矿产、国家电投核能总部京外选址,华电、国家电网等央企也有外迁的声音·······,央企总部外迁大潮背后考量如何?主要搬迁到哪里?体现哪些外迁特征?
一、央企有多重要?
央企企业(央企),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涉及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比如军工、电力、核电、航天、粮食等领域。国资央企在稳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建设、民生生活保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以经济贡献衡量,从年到年,央企总资产从31.4万亿元增长到81万亿,营收从22.3万亿增长到39.6万亿;。年全年,中央企业累计上缴税费2.8万亿元,同比增长19.3%,十年间累计上缴税费约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7;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占A股全市场60%的资产、50%的营收、60%的净利润。
二、央企有哪些?
截至年年底,全国共有多家央企,包括非金融类央企98家、金融类央企27家,行政类央企3家,文化类央企3家。
非金融类央企:实业类央企,指的是从事实业生产及运营的企业,实业类央企也是我国央企的主力构成,属于狭义上的央企,实业类的央企由国资委管辖;
金融类央企:共27家,主要是中央金融、保险、证券类企业,区别于实业类由国资委管理负责,金融类的央企主要由财政部负责,如三个政策性银行、五大国有银行、六个保险公司、四个AMC等;
行政类央企: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中国烟草总公司、中国邮政集团;
文史类央企: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中国广播电视网络;
三、央企主要分布?
金融类、文化类、行政类央企几乎全在北京,以下央企梳理分析只分析实业类央企。
截至年年初,国资委旗下共有98家央企,其中京津冀73家(北京69,雄安新区4),排名第一;粤港澳大湾区共有9家央企(深圳3,香港3,广州2,珠海1);长三角上海共有6家央企;东北三省共有5家央企;中部地区(武汉3,赣州1)4家央企,西南地区的成都有1家央企,而江苏、浙江、湖南、福建、安徽、河南等省份没有一家央企。
四、央企为何外迁?
1、政策因素
近年来,随着北京向外疏解非首都功能,多家央企总部搬离北京。北京是我们国家的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很多央企的主营业务和北京的城市定位并不相符,央企大量聚集在北京,不利于北京和央企自身的发展。政策端从年开始谋划推动央企外迁,见如下表格:
2、市场因素
央企总部过度集中,背离共同富裕的精神,且催生了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央企外迁可进一步贴近市场、贴近资源、贴近产业链上下游,更有利于做强做优;央企外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彰显国有资本优布局、调结构的战略意图;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优势、营商环境、创新基础、资本市场、国际化水平等影响央企外迁选址;
五、有哪些央企外迁?
自年以来,共13家央企外迁或总部选址京外。
六、央企外迁有哪些特点?
1、央企总部外迁节奏明显加快
年共有8家央企外迁,也正式拉开了央企外迁的序幕,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央企外迁。
2、长安街央企外迁概率较高
西城区、东城区、海淀区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区域,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北京央企集中分布在西城区、海淀区、东城区,资源集中度高,央企总部外迁可以为政务活动、国事活动提供空间场所,支持首都功能建设;从已经外迁的案例看,总部地址位于二环内、核心城区(西城区、东城区)临近长安街的央企总部外迁概率较高。
3、新组建央企外迁概率高
随着国资国企改革深入,央企的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持续加速,不断有新的央企组建落地;新设央企、重组整合央企相比驻京央企外迁,外迁成本小、阻力小、筹备期短、搬迁速度快,后续新组建的央企料将在外地选址注册总部;因此,新组建的央企(新设成立或重组合并)大概率京外选址成立总部。
4、雄安新区成为央企外迁重要承载区
雄安新区定位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承载地,目前已经有4家央企中国卫星、中国中化、中国华能、中国矿产落户雄安新区,未来雄安新区或迎来更多央企;相比外迁至西北、中部地区,央企提前布局迁入雄安新区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5、主营业务、行业属性、战略定位等决定央企是否外迁
主营业务属于资源类(矿产资源开发运营、稀土)能源类(电力、核能)工程类企业,外迁至资源富集区,此类央企外迁可能性比较大;如华能、三峡、稀土集团;
所处行业科技含量较低,传统制造类(石油、电力、通信、汽车、电气、钢铁、化工)、交通运输类央企外迁的可能性比较大;如远洋海运;
关系到国家安全、国家战略以及拥有特殊行业背景的央企将留在北京,如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航空发动机集团等;
央企的主营业务进一步贴近市场、贴近资源、贴近产业链上下游,如煤炭、油气类、农业类,部分金融类央企外迁可能性较小;
#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