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儿童电话手表功能越来越多,反倒背
2022/11/26 来源:不详□蒋璟璟
“感觉某品牌电话手表实在没有底线啊,就这样朝小孩子下手?”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学生家长宋先生向记者反映称,给孩子买的儿童电话手表里居然内置有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的游戏App。据反映,该品牌儿童电话手表内置了多款类似于皮肤商城、游戏等App,“原本给孩子买电话手表是为了方便联系,直到我查账单发现对不上才知道是孩子在电话手表上刷走了钱。”(中新社)
所谓“电话手表”,作为一个细分领域的产品,其定位原本是很清晰的。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打电话的手表”,也即是手表再加上通话功能。事实上,绝大多数家长之所以购买电话手表,也就是冲着可以打电话这个功能来的。但时至今日,“电话手表”却越来越繁复,功能越来越多。岂止是“电话+手表”,根本就是一个智能终端了,与智能手机越发趋同。这貌似是产品迭代,实则是背离了产品初衷的。
如今市面上的很多电话手表,除了自带各式各样的App,还支持去应用市场下载App,这相当于是一个开放生态了,自然也就意味着更多的不可控风险。令人担忧的是,各式大打擦边球的可疑的App,借道电话手表的平台,绕开已有的监管防线,实现了对中小学生群体的精准到达。这其中,诸如交友、游戏之类的软件,不少都是少儿不宜的。更有甚者,打着学习软件的旗号,各种挖坑设陷,诱导未成年人消费,可说是防不胜防。
电话手表的内置生态,越发鱼龙混杂,这俨然成为家长们的心头大患。需要理清的是,很多家长之所以花重金给孩子买电话手表,实则就是就是看重了其功能单一。“不管你在哪里,一个电话就能找到你”,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安全感。从另一个角度说,买电话手表而不是买手机,也是因为担心孩子沉迷手机伤眼睛。但是,如今越来越多的电话手表向智能手机看齐,其功能越来越多,而屏幕却还是那么大。一旦孩子们深陷其中,对视力的损失或许只会最大。
产品创新尤其是电子产品的创新,还是得认清楚自己的核心价值和客户的真实需求才是,绝非是“做加法”越卷越好。在不正确的方向上用尽心思,只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