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开出租8年,对现役军人和烈士家属
2023/1/20 来源:不详这是我们讲述的第位真人故事
我叫赵川川,来自河南,是一名退伍军人,如今在上海开出租车。
我年参军,部队把我锤炼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我身上流淌的军人风骨,我就有了无穷的力量。
退伍后,我曾当过流水线上的工人,朝不保夕,甚至赊账度日。后来成为了一名“沪漂”的哥,每天起早贪黑,跑车14小时,终于实现月入过万。
出租车虽小,也能干出一番别样的天地。
(我的工作日常)
我出生于年11月,老家在河南周口市沈丘县纸店镇赵楼村,父亲在一家饲料厂上班,母亲在家里照顾一家人的生活。我有个妹妹,她后来嫁到了隔壁县,在那里安家生活。
小时候,我性格开朗,喜欢爬上爬下,对念书没什么兴趣,梦想就是当兵。我带着一群小伙伴玩打仗,经常想象自己扛上枪酷酷的样子。
初中毕业那年,我背着家里人偷偷报名参军。当时身体条件全部合格,可是年龄小,没有被选中。
年12月,我才如愿以偿参军入伍,到江苏徐州新沂开启了两年的军旅生活。在部队里,我结识了天南地北的战友,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成长。
初入新兵连,因为训练强度大,累得我每天倒头就睡。我们的班长像大哥哥一样,晚上查寝,会帮我们盖被子。在训练时对我们高标准,严要求,练就了我肯吃苦、能吃苦的干劲。
(我当兵时候的证件照)
很多人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当兵后悔两年”。可我当了两年兵,并没有后悔。即使我离开部队,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在我的血液里都依然带着军旅的痕迹。
年12月退伍后,我听从堂哥的建议,来到福建晋江找工作,成了一家皮鞋厂的流水线工人。
工作条件很艰苦,还常常发不了工资。为了省钱,我基本上每天吃挂面。遇上工资没到手,就到工厂附近的小店里赊账买吃喝,发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还债。
那时候,每天工作时间很长。从早上8点,能干到晚上12点。刚刚20岁的我,常常两眼通红,睡眠严重不足,可我咬牙坚持着。
作曲家冼星海说过:“困难和挫折,是一种锻炼,也是鞭策前进的动力。”流水线上简单重复的工作,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月收入不到块钱,它让我明白了技术与学历的重要性。
为了提升自己,第二年我到广东高州的一所技术学校学习电子与电脑专业。
(我在上海市郊草莓园)
我如饥似渴地投入学习,在一群年龄比我小的学生中间,我是最刻苦地那一个,常常是别人去吃饭,我在教室里学习。别人睡觉了,我还在熬夜研究和解决电脑问题。
技校毕业后,我到了深圳一家电子厂做仓库保管员。工作环境好了,收入也增加不少。想想自己之前的经历,我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更加踏实地工作。
转眼到了年春节假期,我通过相亲认识了老婆。没有一见钟情,但彼此有好感,我们都奔着结婚去的,于是很快订了亲。
之后我辞去电子厂的工作,到了她打工的浙江北仑,一起在异乡打拼。年2月我们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
成家后,肩上有了更大的责任。而孩子的出生,更让我压力骤增。
结婚后的头几年,我在老家一家面粉厂上班,老婆在家带孩子。
(我和老婆在橘园玩)
跟所有家庭一样,再和睦也会有吵闹。记得以前长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夫妻吵架,往往是没有道理可言的,不要吵赢了道理,输了感情。”我通常在吵架后主动求和,不让夫妻矛盾隔夜。
老婆是一个善良的人,像母亲一样勤俭持家。可二宝的到来让收入有限的家庭更加拮据。为了家人有更好的生活,我萌生了再到外面闯一闯的想法。
年9月,我离开家,来到上海一家电子厂打工,成了这个繁华都市里多万“沪漂”中的一员。
我对上海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决心要努力在这里站稳脚跟。
原本我在老家河南,每年冬天都会犯过敏性哮喘,咳嗽不断,来上海却很少犯病,让我坚定了留在上海的想法。
(秋天户外放松)
一个人在外面打工,倍感孤独,我常常会想念家人,也想念战友。
我在上海组织过战友聚会,当战友有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会伸手援助。
有一次,一位战友做手术需要钱,我们你几百,他几千,很快就筹齐了钱,帮助他解决了燃眉之急,顺利度过了难关。
年,我通过考试,成了一名出租车司机。选择开出租是因为这个职业比较自由,上班时间由自己决定。
刚开始的时候就想着开两三年,挣到一点钱,换一份工作,没想到一直坚持到现在,成了一位8年多驾龄的老司机。
(战友聚会合影)
开出租车,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大多数老人不会用手机软件叫车,拉上老人很麻烦,有的连目的地也说不清楚。
有一次,我在汾阳路载了一位路人帮叫车的老奶奶。这位80多岁的老奶奶一上车就跟我说:“你们开出租车的外地人,没一个好人。”
原来她等了快一个小时,却没人给她停车。听了她的话,我感觉有点心酸,推己及人,谁都会有老的时候,我们自己家里的老人出门,我也想他们能被人善待。老人更需要出租车带来的便利。
有一次出车,突然下起了雨,下得特别大,我把车停在路边,暂时不打算再走。
这个时候,我看到前面有人招手,那是一对小夫妻。妻子一看是就是有孕在身,丈夫推着一个电动车。
(初到上海不久的我)
我把车开到他俩跟前,丈夫对我说,本来是带妻子出来孕检的,没想到遇上大雨,请我一定帮帮忙帮把妻子送回家,他自己骑电动车回去。
淋雨感冒对孕妇和胎儿会带来影响,虽然雨大,路况不好,但可以慢点开,我马上让孕妇赶快上车。把她送到家楼下时,孕妇一个劲感谢我,说我好人必定有好报,还给我多付了块钱车费。
类似这样的事情,我还遇到过很多次。它让我感到即使是在方寸之间的出租车上,也能收获工作的意义。所以,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一直想着自己能否多做点什么。
(我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志愿者)
后来看了中印事件牺牲英雄的报道后,我萌生了一个办法,在车上显眼的地方贴了一张纸,郑重写下“现役军人和烈士家属免费乘坐”几个字,希望自己有一天有幸搭载上他们。
有一次,我拉一个客人到浦东机场,打表是元,他却扫码付了元。我一看,赶紧告诉他付多了,他说:“没事,我是冲着你的这几个字付的。”我顿时心潮澎湃,原来在普通老百姓心中对人民子弟兵拥有如此真挚的情感。
还有一次,我拉了一位老大爷,他告诉我说,自己的哥哥中在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了。我把他送到目的地后谢绝他支付车费。
那几个字不是作秀,也不是噱头,而是我不改的初心和军人情结。所以,我不需要看客人的证明材料,只要他们说,我就会免费。
(我在抗役先进个人表彰会上)
关于这个无声的承诺,还有一件事让我颇为感动。
一次在浦东机场我搭载了一位军人。他上车就问我:“是不是拿士兵证让你看,就可以免费?”我说“是的。”我没有打表,和他一路聊天,到了目的地,这位军人拿用手机支付了元。
那趟车其实打表也就是元,我连忙停好车,下车拉住他要退回块钱,可是拉扯半天,他没有收。
我被这些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感动了,也想着尽自己绵薄之力奉献社会。
年4月疫情期间,我接到保障任务,负责点对点送街道工医院配药。
在执行任务的空隙,医院门口遇到了一对带着新生儿的小夫妻。女的刚生完孩子,坐在轮椅上抱着裹成一团的小婴儿,他们等了好久叫不到车。
当时我的车暂时不能营运,可看着他们焦急的样子,我心一横想:“算了,我就破一次规矩吧。”我免费把小夫妻送回了家,两口子一路上说了上百遍谢谢。
(我在疫情防控中全副武装)
因为这毕竟是一个“私活”,后来我向领导做了汇报。领导调查和了解完事情的经过,说:“这个驾驶员做了私活,但我们不能因为做了这个私活处罚他,我们就是要把枪口抬高一寸,要大力宣扬。”
之后《光明日报》、《中国交通报》等报纸都转载了这件事。
参天大树固然是国家栋梁,但一颗小草也可以为春天献上希望。作为普通人,我做普通的事,也能被看见。
我还免费接送过一位化疗病人,来回多公里,接送医院。回到家,他们反复向我表示感谢,让我感受了服务别人的自豪感。
这种服务保障的事其实并不起眼,但因为做了很多,我被公司评为抗击疫情先进个人。这个荣誉让我无愧于曾经的军人身份。
(《中国交通报》登载我的事迹)
天天在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但我都处之泰然。
有一次,一个年轻人上车不系安全带,我播放了多遍语音提示他置若罔闻,结果到了路口被交警处罚了50块钱。到目的地下车时,他非但不想给车费,还说我上车没有提醒他,让我赔他50块钱。
我心平气和解释说:“从上车到路口,一路都有语音提示,而且我们有录音记录。”最后他骂骂咧咧付了款,下车时还撂话要投诉我。
遇上这样的乘客很无奈。但生活没有一帆风顺,接纳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吧。
我们每天跑车工作时间很长,往往一天至少13到15小时,忙起来吃饭也没有正点,常年累月,很多出租车司机都落下一身病。
不少司机累病住院,还有的司机在出车时倒在车上再没醒来。这些都让我心里很难受,一边感叹生命的脆弱,也一边为自己敲响警钟。
(休息时候打打羽毛球)
我开始设法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每周休息一到两天,尽量锻炼身体,做到劳逸结合。
起早贪黑工作,是为了能多挣点钱,但也保重自己的身体,才能有安稳的收入,带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年初,我萌生了做短视频的念头,本来只是想记录普通的哥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没想到收获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