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运用儿童生活自律表,抓住这4点,成功
2023/7/9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颠疯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家长群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群体,经常看到各种父母发的育儿方法心得。
前段时间,我在的家长群里就有一位妈妈向其他父母大肆的安利一种育儿工具---儿童生活自律表。就是类似于下面这种。
自律表一般包括自己吃饭、洗手洗脸、整理玩具、读书写字等等,根据孩子的不同的年龄,设计不同自律内容,然后标注上时间,监督孩子完成。每完成一个就奖励个星星或小贴画,积累到一定数量可以跟父母获取各种奖励。
这位妈妈经常在家长群或她的朋友圈里发信息,说她儿子做事积极主动了:以前天天要跟在屁股后面催,现在不用催了。现在孩子每天起床、洗脸、刷牙都自己积极主动去做了,因此她极力向我们推荐这个育儿小工具。群里的很多父母也忍不住要了购买链接去买,回家给自己孩子用。然后她们也开始分享使用心得,高呼找到了一个育儿好工具。
看到这么多家长说这个自律表好用,我媳妇也坐不住了,也要给孩子买个用。我告诉她不用买。我媳妇还不信,非要买。我说,等过一个月,你再问问别的家长,这个还好用不。
果然,过了一段时间,群里有就有的家长反映这个工具不好用了,孩子有时候宁愿不要星星也不做,或者做事之前喜欢讨价还价,要星星。时间久了,自律表就不了了之了。
儿童自律表的使用效果
相信很多父母都用过这种生活自律表。想一想,不用父母逼迫监督,孩子就自动的起床、刷牙、洗脸,自动的做作业、学习、读书。那场面太美了,不敢想象。于是很多父母就购买这种自律表,希望培养出孩子的自律习惯。也无怪乎某宝上一搜就可以找到一堆,而且销量都不低。
但是当大多数父母使用自律表后,并没有实现他们的美好期望,他们一般都经历了这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孩子积极主动
刚开始使用时,效果非常明显。孩子会严格按照自律表上的内容来要求自己,比如按时起床、刷牙、洗脸写作业。不用催,不用骂,孩子会自己积极主动的去做事。
这时候父母会非常的高兴,觉得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灵丹妙药。孩子马上就会考上清华北大,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了。
孩子这时候之所以积极主动,主要是因为这时候的自律表对孩子来说更像一个游戏,还有奖品,有新鲜感,孩子当然就比较积极主动了。
第二阶段:孩子开始拖拉
一般使用不到2个月,父母就会发现自律表开始不管用了。孩子开始排斥自律表,又变得拖拖拉拉,宁愿不要积分也不去做。有时候又为了积分跟父母讨价还价,让父母多奖励积分。
这个阶段父母就比较累了,要不断的监督孩子。刚开始时父母还耐心鼓励孩子去坚持,但随着孩子违背自律表次数的增多,父母变得没耐心了,开始批评打骂孩子,逼着孩子去执行。孩子也越来越讨厌自律表。
这时候孩子之所以开始失去兴趣,是因为新鲜期过了,孩子发现自律表简直就像给自己套了个紧箍咒,不自由了,于是孩子开始不由自主的抵抗。
第三阶段:无疾而终
这阶段自律表已经完全不起作用了,完全靠父母的监督。父母一不监督,孩子就不干。父母会感觉特别累,于是也开始放松对孩子的监督。想起来就逼孩子去执行,想不起来就随便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律表就彻底遗忘在角落里吃灰了。孩子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
为什么儿童自律表没有效果
为什么自律表一开始有效果,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变得没有效果了呢?难道说儿童自律表真的无法培养孩子自律习惯吗?
其实儿童自律表是一个好的工具,只不过大多数家长在使用的过程中犯了几个严重错误,导致儿童自律表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孩子没法坚持。
错误1:从网上购买儿童自律表
从网上购买儿童自律表是父母犯的第一个错误。网上购买自律表父母倒是省事,自律表也挺漂亮,看着也好看。但是购买的自律表一个重大缺陷就是标准化,模式化,这并不适合每个孩子。因为每个孩子是不同的,自律行为培养的内容也不一样,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儿童自律表,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行为都培养。
错误2:任务过多
这种网上购买的儿童自律表,一般任务都很多,从早到晚,少的5、6项,多的能达到10几项。这么多的自律行为,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重大的负担。试想一个孩子从早上起来,就活在表格中,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