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半导体设计行业分析复苏与换挡
2023/2/17 来源:不详北京青春痘医院那里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20/9084445.html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金证券,邵广雨,樊志远)
一、库存周期回顾:22Q3行业库存达到历史高位,主动去库存或将开启
1.1、年第三季度行业库存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国内与国外库存均达到历史最高水位。我们看到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导体平均月数上升到4.16个月,国内半导体设计厂商的平均库存月数上升到8.62个月,都已超过常见的3-4个月库存水位线。国外内厂商的库存月数持续上升,终端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叠加22年消费市场需求持续萎靡,供需调整脚步渐近,半导体行业或将开启主动去库存的主旋律。
1.2、三大讯号看主动去库存或将开启
讯号一:Fab厂产能利用率开始下降,资本开支在减少。分8寸和12寸厂看,年第四季度8寸晶圆厂的主力台积电、联电、世界先进、力积电和中芯国际的产能利用率预计分别下降到97%/80%/73%/86%/90%,相较于第二季度下滑3%/10%/25%/12%/6%。8寸晶圆厂主要面向90-纳米和纳米以上产品,产品应用相对单一,主流产品包括PMIC、CIS、MCU、显示驱动芯片、分立器件等,8寸厂相对12寸厂产能利用率下滑更大。过去两年电源管理芯片和MCU缺货情况相当严重,随着8寸晶圆供给趋于平衡,上述产品也出现砍单浪潮,大幅影响8寸厂产能利用率。年第四季度12寸晶圆厂的主力台积电、三星、联电、合肥晶合、中芯国际的产能利用率预计分别下降到96%/90%/92%/70%/90%,相较于第二季度下滑2%/7%/8%/25%/8%。
12寸晶圆厂覆盖5/7/1X/22/28/4X/55/65/89/90纳米,产品布局更多元,晶圆厂通过将产能分配到过去两年不受重视的产品应用上,包括服务器、车用和工业控制IC等,来弥补消费类产品需求的下滑。合肥晶合产品布局相对单一,主要以驱动IC和CIS主流产品,电源管理芯片刚开始布局,驱动IC需求大幅度下滑叠加积极扩产,导致第四季度产能利用率下降较快。而台积电、中芯国际和三星等晶圆厂在晶圆产业布局多年,通过产品组合转换弥补消费类下收。
讯号二:台湾半导体原厂库存于今年三季度开始小幅下降。从库存水位看,当前台湾半导体公司库存月数在今年二季度达到历史高点后,三季度库存环比小幅下滑1个点,同时,我们看到台湾电子暨光学产业PMI的客户存货从年6月的45%开始逐步提升,今年年初以来急剧拉升由.01的50%提升至.08的63%达到历史最高点,.09开始下降,至.11降到52%。但从历史经验看,库存水位上行周期通常为1-2年(其中主动加库存1-1.5年,被动加库存周期为0.5-1年),我们认为台湾半导体厂商在今年三季度开始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库存水位有望快速下降,主动库存调整周期在1年左右,之后进入被动去库存的景气上行期。
讯号三:紧缺程度较高的车用MCU及模型芯片交期在缩短。我们看到8位MCU中NXP的芯片交期由紧缺放缓到52周,32位MCU中ST和NXP的芯片交期由紧缺放缓到40周和26-52周,原本全线紧缺的MCU芯片已经被打开了一个向下的口子,而模拟芯片中,原本紧缺的传感器、定时、接口、开关稳压器、信号链等芯片也有部分产品的交期开始拐头向下。意味着产能在弱应用和强需求之间发生了转换,在需求萎靡带来的消费类产品疲软的情况下,晶圆厂将原本用于消费产品但能够满足车规、模拟产品生产工艺要求的产能进行转换。
1.3、去弱留强持续看好车、服务器以及工业等强应用
我们认为全球半导体这一波下行周期有望在年下半年触底向上,细分行业优质龙头公司迎来布局良机。根据MckinseyCompany的数据,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从年的亿美元成长到年的1亿美元,-年车用半导体复合增长率在所有细分领域中排名第一,CAGR达13%。工业半导体的市场规模将从年的亿美元成长到年的亿美元,-年CAGR达9%,而通信及消费电子的占比将持续下降。
二、年消费领域或将率先迎来复苏
2.1、周期性是全球半导体市场典型表现
周期性是全球半导体市场典型表现。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导致半导体行业发生周期性改变,技术创新带来的新产品新应用爆发导致供不应求,驱动行业进入上行周期。产品的过剩导致供过于求,推动行业进入去库存的下行周期。回顾历史,21世纪以来的三轮大周期其实恰好对应了半导体终端需求变化的三大事件。个人电脑/互联网普及与兴起(年)、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年-年)、AI+IoT+云需求的爆发(年)。
年以来新冠疫情带来的居家办公和学习需求,以及新能源车发展超预期又拉动了新一轮的上行周期。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26%,为近十年的最高增速。年底以来,全球经济情况恶化,通胀不断走高,下游需求开始萎靡,全球半导体厂商库存开始升高,全球半导体行业走入新一轮下行周期。WSTS预测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仍将实现4%的小幅成长,销售额达到亿美元,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销售额则小幅下滑到亿美元,同比减少4%。
经典的半导体周期表现为营收增速有望提前1-2个季度反应。营收增速常常领先库存月数3-6个月,从底部开启新一轮上涨周期,同时股价也提前于库存月数的下降开启上行周期。回顾上一轮半导体周期,智能手机相关的半导体公司营收表现率先触底反弹,营收同比增速在年底到年初触底,紧接着具备泛消费属性的电脑和图形处理器相关半导体公司的营收同比增速在年3月触底,晚于智能手机3个月。而应用场景更广泛,不单局限于消费类的存储、电力功率和车用模拟相关半导体公司的触底时间要更晚于消费类公司,通常落后6-12个月。从周期底部特征来看,我们看好在本轮周期中消费类产品率先触底反弹。
2.2、消费电子长期领跑其他指数,23年或将率先迎来复苏
年